肥料染色,看上去很美!但是,就如同面粉添加了增白剂一样,看上去光鲜的东西未必就好。随着人们生活向自然的回归,肥料染色这股浪潮也必将褪色。原汁原味才是纯真之道,质量始终是第一位,没有过硬的质量,再花花绿绿的肥料也难以迷惑农民的双眼,赢得农民的喜爱。
拒绝肥料染色是化肥行业面向绿色发展、生态发展的方向。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表示,纵观化肥染色可谓由来已久,早在80年代,美国的二铵就开始染色。客观分析行业化肥染色的动因,大致可分为功能区分、生产需要、宣传推广、模仿美化、盲目跟风、弥补不足、假冒伪劣等原因。而染色的风险包括:增加成本、以次充好、影响健康、损害土壤、污染环境。
专家一致表示,拒绝肥料染色关键在建立标准,重点在行业引导。郑州大学教授许秀成等专家表示,目前重要的工作是建立染色剂负面清单,明确哪些产品是不能使用的。陈清表示,需要完善监督机制,在肥料的检测环节当中,增加一个关于染色剂的陈述,哪些该禁、哪些该倡,提出一个准确说法。
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副巡视员、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秘书长符纯华表示,拒绝肥料染色需要从行业、企业、市场、用户等多个角度进行推广,真正地把有害的染色剂清除出去,并防止死灰复燃。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长曾宪成表示,发动科研队伍,进行拒绝化肥染色的科普行动;动员行业参与进来,还原土壤和肥料原本面目。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农化服务办公室秘书长徐兴家认为,农民对于肥料颜色的市场认知是需要引导的。化肥企业应该发挥自己的智慧,努力做到化肥不染色。